组件式设计
在《Figma 的基本理念》一节中我们提到了设计系统,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加高效地系统化地设计复杂的产品,而设计系统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组件化。
在设计时,经常会遇到各种重复的模式,小到一个按钮,大到整个页面。将这些重复出现的模式做成模板,每次需要使用时直接复用,这种方式就是组件式设计。组件不仅可以帮我们提高设计效率,还能保证多人协作设计的一致性。
组件的由来
Figma 的组件功能其实也是来自于开发领域,并且受到 Brad Frost 提出的原子化设计(Atomic Design)方法影响。
组件式开发
现在比较受欢迎的前端界面开发框架 React 和 Vue,都支持开发者将常用模块封装成组件,在各个页面上复用,就像搭积木一样。组件式开发让界面开发工作变得简单,且易于维护。Figma 的组件在很多地方借鉴了开发组件的理念,比如主组件(Main component)和实例组件(Instance)的继承关系,变体组件(Variants)的属性等,和开发组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。
图片来自 Vue 官方文档
原子化设计
原子化设计(Atomic Design)是由 Brad Frost 提出的一种界面设计方法,用物质的化学构成来类比界面的构成,最小单位是原子,原子组成分子,分子组成有机体,最终组成一个个页面。通过这种视角去看待界面设计,可以让设计师由小及大,保证每一层的设计都稳定之后再去组合构建上一层。
图片来自 Brad Frost 的博客《Atomic Design》
Figma 受到原子化设计方法的影响,支持组件嵌套,因此,我们可以先创建原子组件,再在它们的基础上创建分子组件,形成复杂组件。这种方法可以让我们的组件结构分明,更加具有系统性。不过需要注意,原子化设计方法中的五个层级我们并非严格遵守,它的主要意思就是分层构建界面,重要的是理解它而不是生搬硬套……
解锁完整版
你当前阅读的是完整版的节选,完整版包含所有章节,并提供一个完整的项目示例。